|
哑光瓷砖的面面观:细哑精雕、数码模具、超细干粒、原石面等工艺带来的不同触感与视觉体验上次帮同事选卫生间瓷砖,建材店的哑光砖货架前挤满了人,有的摸起来像细砂纸,有的像天然石头,还有的带着精致的纹路。店员说这些哑光砖用的工艺完全不同,细哑精雕、数码模具、超细干粒、原石面,每种工艺都有不一样的感觉。后来跟着做瓷砖设计的朋友逛了几家展厅,才慢慢摸清这些工艺的门道 —— 原来哑光瓷砖的 “高级感”,全藏在这些工艺细节里。 先说说 “细哑精雕” 工艺,第一次摸这种瓷砖时,我差点以为是块打磨过的玉石。朋友说细哑精雕的关键在 “精雕”,瓷砖烧熟后,会用超细的磨头在表面一点点雕刻出细微的纹理,再做哑光处理。这种瓷砖的触感特别细腻,没有明显的颗粒感,像婴儿的皮肤一样光滑,但又不是抛光砖那种冰凉的滑,而是带着点温润的质感。我拿了一块浅灰色细哑精雕砖,对着光看,表面没有刺眼的反光,只有淡淡的柔光,纹理是若隐若现的细线,不像其他瓷砖那样花纹明显。 同事家的主卫就用了细哑精雕砖,搭配白色浴柜和银色五金件,整个空间显得特别精致。她说最满意的是触感,每次洗澡后擦瓷砖,手摸上去软软的,不像普通哑光砖那样粗糙。而且细哑精雕砖的纹理很淡,不会让小空间显得拥挤,卫生间本来只有 5 平米,铺了这种砖后,看起来比实际大了一圈。不过这种工艺的瓷砖价格稍高,而且不能用钢丝球清洁,容易把表面的精雕纹理刮花,平时只能用软抹布擦。 再看 “数码模具” 工艺,这种瓷砖的触感特别有 “层次”。朋友带我看了一块数码模具砖,表面有明显的凹凸纹路,像天然石材的肌理,摸起来有起有伏,不是死板的平面。她说数码模具工艺是用电脑设计好纹理,再用模具压在瓷砖坯体上,烧制后就能形成立体的纹路,比传统的印花砖更真实。我拿了一块米白色数码模具砖,指尖划过表面,能清晰感觉到纹路的走向,有的地方凸起,有的地方凹陷,像触摸一块真正的大理石。 数码模具砖特别适合用在客厅背景墙,之前在一个新中式样板间,墙面用了深灰色数码模具砖,纹路是仿山水画的线条,凹凸不平的表面在灯光下会形成淡淡的阴影,比平面瓷砖更有立体感。而且这种瓷砖的防滑性很好,同事本来想在阳台用,后来担心下雨时地面有水滑,店员说数码模具砖的凹凸纹路能增加摩擦力,就算有水也不容易打滑。不过这种瓷砖清洁起来有点麻烦,纹路的凹陷处容易藏灰,每次拖地都得用刷子刷一遍。 接下来是 “超细干粒” 工艺,这种瓷砖的触感介于细腻和粗糙之间,像细沙滩上的沙子,摸起来有颗粒感,但又不扎手。朋友说超细干粒工艺是在瓷砖表面撒上特别细的干粒,烧制后干粒和釉层融合,形成一层带颗粒感的哑光面。我拿了一块浅咖色超细干粒砖,用手揉搓表面,能感觉到细微的颗粒,不像细哑精雕砖那样光滑,也不像数码模具砖那样凹凸明显,是一种很舒服的 “磨砂感”。 超细干粒砖是家里最常用的,尤其是厨房和客餐厅。我家的厨房墙面就用了超细干粒砖,浅米色的表面带点颗粒感,平时炒菜溅上油污,用抹布一擦就干净,不会像全抛釉砖那样留痕迹。而且这种瓷砖的耐磨性很好,我家孩子经常在客餐厅跑,推椅子、玩玩具车,瓷砖表面一点划痕都没有。朋友说超细干粒砖的优势就是 “实用”,性价比高,而且不挑装修风格,不管是极简风还是北欧风,都能轻松搭配。不过这种瓷砖的光泽度最低,光线不好的房间铺了会显得有点暗,最好搭配明亮的灯光。 最后是 “原石面” 工艺,这种瓷砖的触感和视觉效果最接近天然石头。我第一次见原石面砖时,还以为是块真正的大理石,表面有天然石材的纹理,颜色不均匀,有的地方深一点,有的地方浅一点,摸起来粗糙但温润,像刚从山上采下来的石头。朋友说原石面工艺是模仿天然石材的成分和纹理,烧制时加入了天然矿物,让瓷砖的颜色和质感更接近石头,而且表面不做过多处理,保留了石材的原始触感。 原石面砖特别适合用在院子里的地面,之前帮表哥装修老家院子,地面用了原石面砖,颜色是仿青石板的灰色,铺在院子里,和周围的绿植搭配,像回到了老院子的感觉。表哥说这种瓷砖不怕风吹日晒,夏天太阳晒不烫,冬天冻不坏,比天然石材耐用,而且价格便宜一半。不过原石面砖的颜色比较单一,大多是灰色、棕色等深色系,不适合用在光线暗的室内,会让空间显得压抑。而且它的表面比较粗糙,光脚踩上去会有点硌脚,不适合铺在卧室。 现在同事家的瓷砖已经装完,四个空间用了三种工艺:主卫细哑精雕、厨房超细干粒、客厅背景墙数码模具,每个空间都有不一样的感觉。其实选哑光瓷砖不用纠结,关键看用在什么地方,想要精致选细哑精雕,想要立体选数码模具,想要实用选超细干粒,想要自然选原石面。 毕竟哑光瓷砖的魅力,就在于不同工艺带来的多样体验,不用追求统一,根据空间需求选对工艺,才能让家既好看又舒服。如果你也在选哑光瓷砖,不妨多摸摸、多看看,感受不同工艺的触感和视觉效果,说不定会像我一样,找到最适合自己家的那一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