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内容

如何通过“看、听、掂、试”四步法,自己判断瓷砖的好坏?

夏日的建材市场里,地面蒸腾的热气熏得人发昏。老张蹲在瓷砖展厅的过道上,粗糙的掌心摩挲着冰凉的砖面,忽然想起年轻时在陶瓷厂当学徒的日子。老师傅教他的四字诀,此刻在记忆里慢慢显影。

眼睛贴着砖面细瞧,那些藏匿在釉层下的秘密便无处遁形。好瓷砖像清晨的湖面,光线下流转着均匀的水波纹,釉面既不过分刺眼也不显晦暗。若是看到釉层里浮着针尖大小的气泡,或是边角处洇出深浅不一的色斑,就像看见美人面上未抹匀的脂粉,总归是差了几分火候。

屈起指节叩击砖面,声响比语言更诚实。清脆似玉磬回音的是骨子里的密实,闷如击木的声响则暴露出胚体疏松的底细。当年老师傅总爱把瓷砖往水泥地上摔,说听那碎裂声就知道坯土是不是真材实料,如今在店里自然不能这般试,但指节轻叩也能辨出三分真章。

双手托起两片规格相同的瓷砖,沉甸甸的坠手感最骗不了人。瓷土含量足的砖坯如同浸透水的棉布,看似轻盈的砖片往往藏着偷工减料的把戏。若是遇到表面粗糙的仿古砖,更要掂量坯体的厚重度,就像搬一摞新书和捧一团棉花的区别,内里的分量骗不过掌心。

待到真要较真时,不妨让砖片现出原形。在砖背倒半盏茶水,看那水痕是凝成珠还是渗成晕,釉面封闭的功夫高下立判。带着钥匙在釉面轻轻划过,好瓷砖该像深冬的冰面,任金属擦过只留下转瞬即逝的白痕。若是在店里不便试水,用指甲顺着砖边刮两下,毛糙的切边准会勾住甲缝,叫人心里也跟着发涩。

几个回合下来,老张终于直起发酸的腰。展厅的射灯把砖面照得流光溢彩,可他心里那杆秤早称出了真章。这辨砖的功夫说穿了不过是与材料对话,手眼耳心齐齐上阵,那些藏在釉彩背后的故事,自然会在触碰间娓娓道来。


技术支持: 举商建站联盟 | 管理登录
seo seo